像 LazyApply 这样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可以快速完成繁琐的求职申请工作,帮助一位程序员申请了 5000 份工作。但它们也会犯错,一些招聘人员对这项技术嗤之以鼻。
今年 7 月,软件工程师朱利安-约瑟夫(Julian Joseph)成为科技行业大规模裁员的最新受害者。面对两年内的第二次裁员,他害怕再花几个月的时间趴在笔记本电脑上填写重复的求职申请,然后将它们抛向虚空。
约瑟夫是用户界面自动化方面的专家,他认为一定有人已经将申请工作这项令人不快的任务机器人化了。在网上搜索后,他发现了一家名为 LazyApply 的公司。该公司提供一种名为 Job GPT 的人工智能服务,承诺 “一键” 自动申请数千份工作。他只需填写一些关于自己技能、经验和期望职位的基本信息。
约瑟夫支付 250 美元购买了终身无限计划,并安装了 LazyApply 的 Chrome 浏览器扩展,之后他就看到机器人代表他在 LinkedIn 和 Indeed 等网站上快速搜索符合他条件的工作申请。为了提高效率,他在男朋友的笔记本电脑上也安装了这个应用程序,然后他就在两台电脑疯狂处理大量申请的情况下上床睡觉了。到了早上,机器人已经替他申请了近 1000 份工作。
这个工具并不完美。它似乎是在猜测一些申请表上问题的答案,有时结果很混乱。不过,它还是以一种 “蛮力” 的方式发挥了作用。约瑟夫说,LazyApply 完成了约 5,000 份工作的申请后,他获得了约 20 个面试机会,命中率约为 0.5%。与他手动申请 200 到 300 份工作后获得的 20 次面试相比,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但考虑到 Job GPT 节省了时间,约瑟夫认为值得投资。LazyApply 没有回答关于该服务如何运作的问题。
许多求职者都能理解自动申请的诱惑力。在不同的求职者跟踪系统中重复输入相同的信息,明知自己很可能被 “幽灵” 或算法自动拒绝,这无疑是一种折磨,而技术并没有让这一过程变得更快。根据人才解决方案公司 AMS 和人力资源咨询公司 Josh Bersin Company 在 25 个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今年招聘一名新员工的平均时间达到了 44 天,创下历史新高。约瑟夫说:”这一工具的存在表明,招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认为它夺回了多年来让渡给公司的一些权力”。
成长型行业
招聘人员对机器人围攻他们的应聘门户网站则不太感冒。当人才招聘公司 People Science 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娜-尼克洛斯(Christine Nichlos)向她的招聘人员介绍这些工具时,这个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集体呻吟。她和其他一些人认为,使用人工智能是求职者对工作不认真的表现。一家财富 500 强公司的招聘经理说:”这就像约酒吧里的每个女人,不管她们是谁。”他要求匿名,因为他无权代表雇主发言。
其他招聘人员则不太在意。”经营科技招聘公司 NeedleFinder Recruiting 的 Emi Dawson 说:”我并不关心简历是如何送到我手上的,只要这个人是个有效的人就行。多年来,一些求职者将申请外包给其他国家的廉价工人。她估计,她收到的申请中有 95% 来自完全不合格的求职者,但她说,她的求职者跟踪软件过滤掉了其中的大部分–这也许就是约瑟夫的 LazyApply 申请中 99.5% 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命运。
LazyApply有很多竞争对手,其中一些需要人工来弥补不足。一家名为Sonara的公司每月收费高达80美元,可以自动完成多达420份申请,并从与求职者跟踪公司和搜索招聘信息的公司合作建立的数据库中推荐工作。用户可以通过 “喜欢 “或 “不喜欢 “的职位来向算法传授自己的喜好,而算法也会在自动填写申请之前先让用户过目。人工智能不足的地方,比如某些自由文本答案,会由人工智能接手。
一项名为 “Massive “的服务每月收费 39 美元,每周最多可填写 50 份自动申请,并由人工审核每份申请的准确性。有些公司还提供其他服务,比如人工智能生成求职信和给招聘经理的信息。LazyApply 甚至可以自动生成辞职信,帮助用户辞职。
许多此类服务都基于求职是一场数字游戏的理念。道森认为,对于初入职场的求职者来说,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你是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士,求职就应该重质不重量,”她说。尼克洛斯说:”找工作的首要途径是通过推荐,”据他的公司计算,约有三分之一的招聘是通过推荐完成的。”这种情况已经很久没有改变了。
2019年,Sonara创始人维克多-施瓦茨(Victor Schwartz)在杜克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专业的大四学年申请工作时,也听到了类似的建议: 网络、网络、网络。他觉得很费解。”什么意思?”他回答道。”我才 22 岁,刚从学校毕业”。由于没有专业网络,施瓦茨花了几个小时通过LinkedIn或Indeed申请工作,结果却被拒之门外,有时还要经过多轮面试。”他说:”感觉就像这个世界在和我作对。
施瓦茨于2019年开始着手开发Sonara,他的理由是,即使人际网络很有效,大多数人也不会去做,”因为这太可怕了”。起初,他在巴西雇佣了一个团队来人工完成申请。施瓦茨说,Sonara 于今年 3 月推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服务,目前已有 5000 名用户。他正在开发一项功能,可以在提交简历前根据个人职位描述自动调整简历。
自动应聘服务往往不会透露是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的,但招聘人员可以发现蛛丝马迹。在招聘信息发布后几秒钟内就收到申请,这就是一个陷阱;应聘者不知道自己申请了哪些职位,这也是一个陷阱。”Ronaldi Recruiting 公司的马库斯-罗纳尔迪(Marcus Ronaldi)专门从事会计、化学和机械工程方面的招聘工作。在向公司推荐候选人后,他有时会收到候选人已经申请的回复,这意味着他不能代表候选人,但他会发现候选人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把这个过程外包给了机器人。
道森记得,她曾猜测一位候选人在使用人工智能,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申请了多少份工作,当她联系他们说她的客户对他们感兴趣时,他们也很难做出回应。她说:”应聘者被自己同时要做的很多事情压得喘不过气来,申请很多工作是可以的,但密切关注眼前的事情也非常重要。”
广撒网
在互联网上到处投递申请表可能会产生其他影响–尤其是当 LazyApply 等服务的出现促使申请者管理软件背后的公司做出反应时。”有些工具真的很复杂。同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希-贝尔辛(Josh Bersin)说:”它们可以将你识别为垃圾邮件发送者。尼克洛斯认为,如果人工智能能识别出一小部分最适合求职者申请或招聘单位提供的职位,就能更好地帮助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如果人工智能工具专注于某一专业,效果可能会更好。我们需要更加专注。
Dan Vykhopen 的公司 Massive 正在解决匹配问题。他说,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填写申请表很容易,匹配很难”。Massive从初创企业数据库 Crunchbase 和 Harmonic 以及求职点评网站 Glassdoor 等渠道汇总企业信息,如企业文化和领导者等。求职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根据福利质量、创始人经验或投资人的成功等标准,来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向。维霍芬说,Massive 目前专注于技术类工作,因为该行业更容易绘制地图,但他希望未来能扩大范围。
加布里埃尔-贾奇(Gabrielle Judge)是 TikTok 的影响者,她创造了 “懒女孩工作” 这个词来描述报酬合理但要求不高的理想工作,她创建了一个在线课程,向求职者提供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的建议。(她建议求职者将人工智能作为多样化武器库中的一种武器,其中包括人际网络和传统的网络搜索。她说:”如果你只把人工智能作为你的求职策略,你可能会错过一些非常棒的梦想职位,如果你进行人工搜索,你可能会发现这些职位。”
朱利安-约瑟夫对此表示赞同。他说,让LazyApply来处理这些繁琐的工作,可以让他腾出时间来建立人际关系网和采取其他策略,而不必担心错过最新的招聘广告。然而,该工具为他带来的面试机会并非都很匹配。他搜索的是 “DevOps” 职位,涉及为 Salesforce 云平台开发和部署软件,但 LazyApply 有时会申请销售职位,只涉及使用 Salesforce 应用程序。还有一些时候,机器人找到的工作比广告宣传的更好。例如,有一份工作并没有标明是远程工作,但他在面试时了解到远程工作是一种选择。
约瑟夫说:”这个工具帮我找到了一些我可能会忽略的工作。即使是面试不合适的工作,他也觉得比填写申请表更能利用时间。即使不是很合适,我也能更好地进行面试。我对自己想要什么有了更多的了解。” 他已经收到了通过 LazyApply 找到的一份合同工作的录用通知,他还获得了苹果公司和白宫的面试机会。后两个机会都是他通过自己的关系找到的。